历史沿革
1951年6月 | 为了生产销售不锈钢线,于大阪市旭区设立"三信特殊线工业株式会社"。(注册资金:50万日元,代表取缔役社长:浜田寿一) |
---|---|
1953年4月 | 作为关东地区的销售网点,开设东京事务所。 |
1953年5月 | 获得日本冶金工业株式会社的资本参股,成为该公司旗下公司。 |
1953年6月 | 在大阪市旭区建成新工厂,并将公司总部迁移至此。 |
1956年10月 | 总部迁移至大阪市北区,公司更名为日本精线株式会社。 在东京都北区建成东京工厂,开始运转。 |
1960年5月 | 开始采用特约店制度,在东京和大阪成立精线会。 |
1962年3月 | 在东京、大阪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二部上市。 |
1962年5月 | 在大阪府枚方市建成枚方工厂,开始运转。 |
1964年10月 | 获得不锈钢线的日本工业标准(JIS)标识认证。 |
1971年3月 | 从昭和化成品株式会社受让焊接棒生产部门,命名为川崎工厂,开始生产焊接棒。在枚方工厂内扩建细线工厂并新建耐素龙工厂。 |
1971年6月 | 开始销售金属纤维(耐素龙)。 |
1972年3月 | 将东京工厂迁移至枚方工厂,完成集约化。 |
1973年6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建成螺钉材料工厂。 |
1978年2月 | 在枚方工厂内设置通用计算机,启用订单销售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系统。 |
1978年9月 | 将川崎工厂迁移集约至枚方工厂。 |
1979年1月 | 开始销售金刚石模具。 |
1984年6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建成耐素龙过滤器工厂。 |
1985年4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建成硬质线工厂。 |
1986年12月 | 开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线制造工艺。 |
1988年5月 | 开发β钛极细线,作为高尔夫球杆材料开始量产。 出资4,000万泰铢,设立Thai Seisen Co., Ltd.。 |
1989年8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建成(扩建)硬质线工厂。 |
1991年5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引入热电联产系统。 |
1993年3月 | 开发半导体制造专用气体过滤器"NAS clean"并开始销售。 |
1994年1月 | 开发硬化包覆专用难加工线材"NAS light"并开始销售。 |
1994年12月 | 将公司总部迁移至大阪市中央区高丽桥四丁目1番1号。 |
1996年9月 | 改在东京、大阪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上市。 |
1998年6月 | 获得ISO9001认证(枚方工厂)。 |
1998年9月 | 获得TPM优秀奖(第一类)。 |
2001年12月 | 在枚方工厂内建成自动酸洗工厂。 |
2003年1月 | 获得ISO9001认证(公司总部)。 |
2003年11月 |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成为大股东,成为该公司集团旗下公司。 |
2005年9月 | 获得ISO14001认证(枚方工厂)。 |
2006年5月 | 为了强化金属纤维过滤器业务,在中国江苏省设立耐素龙精密滤机(常熟)有限公司。(本公司出资比例:70%) |
2007年10月 | 吸收合并大同不锈钢株式会社,注册资金达50亿日元。 |
2008年9月 | 在韩国首尔市设立Naslon Korea Co., Ltd.。(本公司出资比例:100%) |
2009年3月 | 获得ISO9001认证(公司全体)。 |
2014年12月 | 成立Nissei Techno Co.,Ltd.。(本公司出资比例:100%) |
2016年3月 | 在枚方工厂内新建办公楼。 |
2020年3月 | 东大阪工厂熔融碱设备竣工。 |
2021年3月 | 枚方工厂新产品仓库竣工。 |
2022年4月 | 随着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重组,转移到东证Prime(优质)市场。 |